開挖直接檢測縣體工作程序為:檢測點環境描述→探坑開挖→防腐層質量檢測→管道外腐蝕檢測→管道壁厚檢測→管道補傷→探坑回填。開挖直接檢測發現的外腐蝕缺陷應按SY/T 0087.1-2006中5-s章節的方法現場快速劃分腐蝕等級。檢測技術要求及方法如下。
1.探坑點選擇及探坑抽查比例
本次輸氣管理處擬進行檢測的10條管線,共需選擇探坑檢測點585處?,F場檢測時探坑檢測點數量可根據管道實際狀況與甲方相關人員協商后做調整,但檢測點總數不變。輸氣管理處2014年常規檢測工作量統計,詳見表5-2。
2.探坑點開挖要求
以地面確定位置為中心開挖作業坑,根據土壤狀況適當放坡,保證管底有0.3-0.5m的作業空間。作業坑內若有積水時,應采取抽排水措施排水。
作業坑開挖的長度應遵循以下原則:露管段的長度不小于1m,且應將外防腐層缺陷完全暴露為止;
如缺陷位于補口位置,暴露管段長度為熱收縮帶邊緣兩側各0.5m。
開挖作業在接近管道埋深時,應注意管體、同溝敷設的通訊光纜硅管安全,避免對管道防腐層造成新的損傷。
3.防腐層質量檢測
防腐層質量檢測根據防腐層材質情況按以下標準要求進行檢測:石油瀝青SY/T 0420《埋地鋼質管道石油瀝青防腐層技術標準》、PE防腐層SY/T0413《埋地鋼質管道聚乙烯防腐層技術標準》。
①電火花檢測
按不同防腐層材質,參照相應標準要求選擇檢測電壓進行電火花檢測,如下表
電火花檢測電壓參考表
防腐層類型 | 檢漏電源 | 參照標準 |
瀝青防腐層 |
普通級:16kV; 加強級:18kV; 特加強級:20kV | SY/T 0420 |
聚乙烯防腐膠帶、纏帶防腐層 |
厚度(δ) < 1mm時,電壓為3294 (v); (δ) > 1mm時,電壓為7843 (v) | SY/T0414 |
三層聚乙烯防腐層 |
直管段:25kV 熱縮套補口處:15kV | SY/T0413 |
②外觀檢測
全面查找缺陷點(尤其注意不能漏掉管道底部檢查)→清理并標注缺陷點_→拍攝圖片(探坑編號、探坑整體及缺陷點局部圖片)→測量并記錄缺陷點面積(橫向×縱向、分析破損原因)→記錄整個防腐層情況(老化、平整度、剝離、夾水及電火花檢測)。
③厚度檢測
厚度檢測應避開缺陷點,清理干凈測試帶后沿管道時鐘位置測試3個環帶,每個環帶測試12個點。記錄每個時鐘位置防腐層厚度最小值,不同材質的防腐層參照相應的標準對厚度是否合格進行評價:
石油瀝青防腐層按SY/T0420-97對“普通級”防腐層厚度要求大于4.0mm;
膠粘帶防腐層按SY/T0414-98對“普通級”防腐層厚度要求大于0.7mm;
PE防腐層按SY/T0413-2002對防腐層厚度要求如下表:
鋼管公稱直徑DN (mm) |
環氧粉末圖層 (μm) |
膠粘劑層 (μm) | 防腐層最小厚度(mm) | |
普通級(G) | 加強級(S) | |||
DN≤100 | ≥80 | 170~250 | 1.8 | 2.5 |
100<DN≤250 | 2.0 | 2.7 | ||
250<DN<500 | 2.2 | 2.9 | ||
500≤DN<800 | 2.5 | 3.2 | ||
DN≥800 | 3.0 | 3.7 |
④結構檢測
參照防腐層材質相對應的標準進行結構檢測和記錄:
SY/T0420-97對石油瀝青“普通級”防腐層結構要求為三油三布;
SY/T0414-98對膠粘帶“普通級”防腐層結構要求為:一層底漆→一層內帶→一層外帶;
SY/T0413 -2002對“三層PE'’防腐層結構要求底層為環氧粉末涂料,中間層為膠粘劑,外層為聚乙烯。
⑤剝離強度(粘接力)檢測
參照防腐層材質相對應的標準進行剝離強度(粘接力)檢測和記錄,測試剝離強度需采用計量儀測試:
SY/T0420-97對石油瀝青防腐層“粘接力”評定結論為:無變化、弱、剝落;
SY/T0414-98膠粘帶剝離強度應>1 8N/cm;
SY/T0413 -2002防腐層剝離強度應>70N/cm。
4.管道外壁腐蝕
清除破損防腐層后,對管道金屬表面的腐蝕產物、金屬腐蝕狀況進行檢測和記錄。詳細描述金屬腐蝕的部位,根據產物顏色判別腐蝕產物類型,腐蝕產物分布(均勻、非均勻)、厚度、顏色、結構(分層狀、粉狀或多孔)、緊實度(松散、緊實、堅硬),并現場腐蝕狀況進行彩色拍照。
現場腐蝕產物的成分判別(目測法)
產物顏色 | 主要成分 | 產物結構 |
黑 | FeO | |
紅棕至黑 | Fe2O3 | 六角形結晶 |
紅棕 | Fe3O4 | 無定形粉末或糊狀 |
黑棕 | FeS | 六角形結晶 |
綠或白 | Fe(OH)2 | 六角形或無定形結晶 |
灰 | FeCO3 | 三角形結晶 |
清除腐蝕產物后,記錄腐蝕形狀、位置,判定腐蝕類型。若均勻腐蝕與點蝕參雜,可按主要腐蝕傾向予以評估。并對腐蝕的管體進行拍照。
對管壁腐蝕區域進行測量。首先清除該區表面腐蝕產物,用探針法測量最大腐蝕坑深,并測量腐蝕區域的長度和寬度。外腐蝕缺陷應按SY/T 0087.1-2006中5.8章節的方法現場快速劃分腐蝕等級。
基礎資料填寫方法可參照下表:
序號 | 外壁腐蝕描述 | 腐蝕程度 | 相關情況 |
要規定填寫的信息,至少應包括外腐蝕數量、每一外腐部位時鐘方位、面積深度、腐蝕產物顏色等等 | 此處的腐蝕環境描述 | ||
5.壁厚測試
清除待測區域的管道外壁異物后,用超聲波法測量管道壁厚。PE防腐層可以采用透涂層測厚儀測試。
管道內壁腐蝕檢測的重點在管道低洼積液處、彎頭沖刷段等內壁易受腐蝕的管段。將管體表面打磨干凈后,采用超聲波測厚儀沿管道周向進行管道壁厚測試,以實際測試數據進行管道內壁腐蝕評價。
測量沿管道時鐘位置測試3個環帶,每個環帶測試12個點。記錄每個時鐘位置壁厚最小值,當檢測發現有減薄時應加密測試直到減薄消失,以確定是點還是面,同時記錄減薄部位和1面積。如檢測點管道有彎頭,應增加測試彎頭大面4個點,井做好記錄?;A資料填寫方法可
參照下表:
XX管道壁厚檢測結果
探坑編號 | 壁厚最大值(mm) | 壁厚最小值(mm) | 平均值(mm) | 最大減薄量(mm) | 腐蝕程度 |
注:探坑檢測完成后
6.管道補傷
管道補傷采用粘彈體防腐材料進行,根據外防腐層缺陷面積修復結構分為兩種(下表)。粘彈體防腐膠帶厚度≥1.8mm,聚丙烯外護帶厚度1.1mm,搭接系數50%-55%。粘彈體防腐膠帶+聚丙烯外護帶整體防腐層厚度≥3.0mm。
修復防腐層結構
序號 | 外防腐層缺陷尺寸和部位 | 修復防腐層結構 | 修復防腐層厚度 |
1 | 軸向長度≤30mm | 粘彈體+粘彈體防腐膠帶補傷片+聚丙烯外護帶 | ≥3.0mm |
2 | 軸向長度>30mm/補口 |
粘彈體防腐膠帶補傷片+ 聚丙烯外護帶 | ≥3.0mm |
7.防腐層檢測要求
防腐層措施為PE的管道只對外防腐層缺陷進行修補,防腐層措施為石油瀝青的管道,除對外防腐層缺陷修補,還需整圈剝開測試并修復,根據管徑大小測試剝落寬度為0.3m~0.5m適宜。如防腐層缺陷過大,現場修復手段不能達到規定要求,需在資料中注明探坑位置及原因并通知甲方說明情況。 .
①外觀檢查
目測檢查粘彈體防腐膠帶、聚丙烯外護帶纏繞質量,防腐層表面應平整、搭接均勻、無氣泡、皺褶和破損。
②厚度檢查
采用測厚儀進行檢查,最薄點防腐層厚度不低于3.0mm。每道口任選1個截面,每個截面測均勻分布的4點,若有一點不合格時,再隨機抽查1個截面,如仍不合格,應加厚至合格。
③電火花檢漏
對每個補傷處采用電火花檢漏儀進行漏點檢蠢,檢漏電壓為25kV/mm,以無漏點為合格。
8.探坑回填
管溝回填時,應先采用細土,細土粒徑不大于5mm。細土回填至管頂上方300mm后再用原土回填。管溝總回填高度應高出自然地面300mm回。填土應從管溝兩邊滑填,邊填邊用人工扒平搗宴,不得從高處將土塊甩向管溝,以防損壞防腐層。若管溝中有水,要將泥水排干后再回填。需要時,應修筑護坡、堡坎、排水溝等設施,恢復原地貌。